侯波肖像(1993年) 李建惠 摄 “当我为伟人寻找背景的时候,无意中伟人也成了我的背景。在他们的背景之下,我才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 侯波 |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
侯波先生走完了她的一生。
昨晚,翻开我在2008年为她做的口述,那里面,有满足也有委屈,有感恩也有不甘。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一直在流泪。我采访侯波的时候,她的先生徐肖冰还在世。看到侯波流泪,他不停地用很大声音说:不要哭!不要哭!
一个老人的离世,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的倒塌。何况侯波这样的老人。她的离世,带走的秘密,我简直无法想象。
2011年,陈小波为侯波先生做典藏。
侯波采访手记——
翻看侯波老师自己从年轻到现在的照片,几乎张张照片上的她都在笑。那种笑容朴实真诚,发自内心。任何人看到这些照片,都会感慨:怎么一切幸运的事情都落在了这个美丽的女人身上。
侯波的人生是多么辉煌。人们羡慕她的一生能与伟人同行,与历史同行。毛泽东生前公开发表的700多幅照片中,仅侯波一人拍摄的就达400多幅。侯波的名字和毛泽东以及他的影像联在一起。侯波曾说:“他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也决定了我的命运。”
而当我坐在侯波老人面前和她深谈时,我却一次次看到她的泪水。她说起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的感情,说起在领袖身边拍摄的不容易,说起自己人生的际遇时,她不住流泪。她流泪的时候,80多岁的老人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谈话的时候,侯波的丈夫、中国战争时期重要的摄影家徐肖冰老人从我们面前蹒跚走过。侯老望着他,喃喃的说:“他93、我84了,我们都老了……”说这话时,眼里依然是泪水。
感谢侯波老师的儿子徐建林先生和儿媳朱清宇女士。我的很多问题都是靠着他们贴在老人的耳边传达的;而写完稿后,又是他们坐在母亲的身边,逐字逐句修改的。我去的时候,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父母忙碌着......
2008年10月10日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
2017年11月26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的“红墙摄影师”侯波女士与她所眷恋的世界,与她所投身大半个世纪的摄影事业,永远地诀别了。
1995年,正值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已经是70高龄的侯波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契机,提出创办中国女摄影人的组织——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为了完成中国女摄影人多年的夙愿,侯老克服了重重困难,亲自到文联、民政部等主管部门申报,风雨无阻。她联络各个方面的有识之士,争取大家的支持。1994年6月6日,中国文联终于批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成立,民政部1994年11月23日通过了对中国女摄协的注册登记。1995年3月20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又成为了全国妇联团体会员,为中国女摄影人在另一个领域打开了一片天地。在此期间,侯老还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女领导担任协会名誉主席如:王光美、聂力、黄启操等并成立了顾问班子。所有这些工作,都凝聚着侯波老师的心血,这是中国女性摄影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的。
1995年4月18日,盛况空前的开幕式在国际饭店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中有三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到会祝贺的有王光英、程思远、李沛瑶,首届名誉主席有王光美、聂力、黄启操。开创了中国摄影界大会的最高规格。在成立大会上,侯老启动了“首届蓬莱阁杯”全国摄影大奖赛的活动,会后,大家参观了侯波摄影作品展。协会成立活动形成了系列,除了召开一届理事大会外,还安排了理事代表到世界公园创作,到中国美术馆参观香港“新景象”摄影作品展,晚上安排宴会欢送了各地代表。中国女摄协的成立,社会影响空前。
侯波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侯波老师精神长存!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武普敖:
建国50年的时候,我去徐老侯老家中拜访。徐老和侯老不仅给我讲述了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还送了我一张二老跟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老人家回忆,当时本来是要毛主席在中间合影的,但毛主席说,那怎么能行呢?妇女能顶半边天,主席说他不能在中间,非要侯老在中间,于是有了那张合影。讲到动情处,老人不禁流下了眼泪。
拜访二老时,二老拿着他们与毛主席的合影,我拍照纪念。 武普敖 摄
我当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跟他们二老说,建国50年,您二老再跟主席合张影怎么样?在天安门金水桥,再跟毛主席像合影的想法,二老当即同意,并非常激动。于是第二天,我早上4点钟就到了二老在花园路的家中,接二老到金水桥,用禄莱6008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还了二老再跟毛主席合影的心愿。后来我也常到二老家中,老人家也非常喜欢我,叫我武普敖同志。老人家常教导我,让我多学习,尤其是让我做人要以德为先,要谦虚谨慎,要包容,干任何事情都要能吃苦,能持之以恒。侯老在我的心中像妈妈一样,他们的教导影响了我30多年。愿侯妈妈一路走好!
金水桥上,二老和毛主席再次合影留念。 武普敖 摄
北京摄影文化科技苑董事长朱秀英:
我是2000年认识的侯波老师,从她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踏实做事。我经常到侯波老师家,总感觉就像到自己家,她的高尚品德让我敬佩;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别人的宽容大度,让我受益匪浅;她那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在她当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时,当时比较困难,每天上班就在外面小饭馆吃碗汤面,但她从来都无怨无悔)。是侯波老师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影响着我,让我更加坚强,并且按照党的要求,将摄影城的工作一步步做起来,把摄影城建设成为一个绿色和谐的摄影文化园地,为摄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北京摄影器材城自创办以来,到今日的成长壮大,始终离不开侯波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还记得从我城第三届摄影文化节开始,候波、徐肖冰二老一直参加我们的摄影文化活动,更为我城的繁荣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我们举办的“爨底下走过春夏秋冬”摄影比赛中,二老一直参与其中,为爨底下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在我城历届活动中,二老有时由于特殊原因无法来参加活动,我便拿着活动资料到侯波老师家去汇报,二老每次都特别高兴,认真的聆听并给出宝贵建议。
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我们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摄影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活动信息、宣传内容等,二老全部都细心的留存了起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北京摄影器材城之所以能在摄影界得到认可,与二老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是分不开的。借此,我代表摄影城全体人员对二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城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了“徐肖冰、侯波摄影回顾展”,展出了二老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间拍摄的一百二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2016年9月,我们又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举办了“侯波致敬展”,她的经典之作《开国大典》被山西省委珍藏,并授予收藏证书。
听到侯波老师离世的消息,我们感到非常的悲痛和不舍。她的一生谦和奉公、平易近人、艰苦朴素,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今后,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不辜负二老对我们的期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思想下,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新时代摄影文化谱写新的篇章。
侯波妈妈,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信息资源部编审李建惠:
借由几张我昔日拍的照片,以示缅怀。侯老师您一路走好!
出门前,徐老为侯老整理衣裳。侯老对我讲他们家经常是这样。(1994年) 李建惠 摄
摄于1993年。 李建惠 摄
侯老和徐老在天津某部办展。(1994年) 李建惠 摄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一届一次理事会。(1995年) 李建惠 摄
摄于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前。(1996年) 李建惠 摄
摄于1997年。 李建惠 摄
参加拍摄开国大典的5位摄影家,从左起侯波、 杨振亚、高粮、徐肖冰、孟昭瑞。(1999年10月1日) 李建惠 摄
中国著名暗房师张左:
2005年,张左与徐肖冰、侯波二位老人家中的合影。
2017年11月26日侯波老人逝世。
我有幸给侯老放照片深感很自豪,也有机会经常去侯老家里做客聊天,听侯老给我讲她当年拍照片的故事,听侯老鼓励我努力工作,好好做人,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嘱托,侯老还亲切称呼我“张左同志”。
侯老她走了,她留下她对摄影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她留下了很多经典瞬间的照片,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是鼓励我的强大力量。
侯老她走了,她仿佛还在我身边,我怀念她那音容笑貌,她留给给我无尽的思念。
侯老的精神永在!功德永驻!
侯老一路走好!
儿童摄影学校(北京三里屯小学)摄影教师刘建昌:
今晨听闻侯波老人走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碎了我多日的思绪。就在前几天,我和学生去看望儿童摄影学校老顾问袁毅平先生时,还说起了侯老的身体状况,怎么会今天就离开了我们?令我倍感沉痛!
北京儿童摄影学校成立,二老为顾问。(1987年9月1日)
今年是儿童摄影学校挂牌30年。一直在忙于梳理这所步入而立之年的学校的历史材料,天天要翻阅大量的照片,而那张1987.9.1.开学典礼的照片是永远绕不开的,因为那是儿童摄影学校挂牌成立的日子!画面记录的是侯波奶奶和徐肖冰爷爷亲临北京三里屯第三小学,为革命老前辈、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题写的校牌揭幕。从那时起,二老就开始结缘于儿童摄影学校和孩子们,并成为学校摄影特邀顾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中国少年儿童摄影的萌动时,侯波奶奶和徐肖冰爷爷就开始了为孩子们奔走相告、呼吁“摄影要从儿童抓起!”
记得是1984年间,北京成立了少年儿童摄影爱好者协会:1985年9月,三里屯第三小学办起了摄影小组。两位德高望重的摄界老人,就开始为孩子们牵线搭桥、助力社会实践活动。宋庆龄故居、全国妇联、中国文联、文化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机构、部门,都为首都的少年儿童们提供了许多参与、拍照的活动机会,老人的音容笑貌也会常常闪烁在少年儿童的欢乐丛中。中国摄影家的老前辈们:石少华、吴印咸、高帆、陈勃、袁毅平等对中国的青少年摄影教育事业都寄予着厚望!
在二十一世纪大厦举办儿童摄影学校十年庆典。(1997年5月)
学校与老人,三十多年的友情。从花园路到三里屯路程虽远,我与老人家的师生情却越来越深。上门求教和汇报,使我在做人教书上收益颇丰。学校的摄影节,老人也会到校分享孩子们的收获和快乐!我永远忘不了的是侯波老人每每走进校园,拥抱孩子时都会流泪,为新中国的孩子们送上祝福。这是一种隔辈人何等的高尚情怀啊!
我与侯波和徐肖冰老人家的友情,令我受益终身。回首往事,我之所以为一所小学坚守摄影教育几十年,是与侯波老人给予的母亲般的慈爱和徐肖冰父亲般的正义心的影响分不开的。
时至今日,侯老虽已仙逝,但她老人家的精神永在人间!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毕生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我,在有生之年教书育人。
侯波老师一路走好!
2017.11.28
中国工商银行摄影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潘嵩毅:
2011年3月4日上午,在萨社旗老师的引领下,我和北京工商银行摄影家袁均一起去拜访侯波老。那年,侯波老已经是87岁高龄,但她精神矍铄,思维依然很敏捷。
2011年3月3日,87岁的侯波老在自己拍摄的《开国大典》经典摄影作品前与潘嵩毅合影留念。 袁均 摄
萨社旗老师把我介绍给侯波老,侯波老高兴地说:“你是拍丹顶鹤、东北虎的?我也很喜欢动物。摄影是宣传,要让它们都好好地活着,要保护好动物。”当我把我的第二本丹顶鹤摄影集《仙鹤》双手放到她的手上时,她很兴奋地打开摄影集,一页一页地看起来。刚看了十几页,她停下来竖起左手大拇指看着我说:“你的丹顶鹤拍得太美了!我今晚上要告诉徐老(指她的爱人徐肖冰摄影大师。已于前几年去世),让他也高兴高兴!”我看到侯波老情绪很好,就迫不及待地、怯生生地递给她我带去的另一本《美鹤》摄影集,请她签名留念。侯波老没有推辞,她慢慢地、确是十分郑重地写下她的名字,并特意写上当天日期。侯老签过字后,我向她汇报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我的东北虎摄影集《虎王》,日本佳能公司还将在3月14日在北京举办“佳能北京—潘嵩毅东北虎摄影展”时,她马上笑着说“你快点出版这本东北虎摄影集,我想好好看看,可别等我去了八宝山你再送给我看呀!”说完,她笑了,我们也笑了。我们怕老人家累,起身道谢要走。侯老马上说:“别急,你们送我一本影集,我也送你们一本。”她的儿媳拿来3本侯老和徐肖冰大师共同拍摄的毛泽东主席摄影集《毛泽东之路》分送给我们。我打开扉页看到上面已经加盖了徐肖冰、侯波的印章。真是太珍贵了!这一幕幕难忘的记忆,至今仍闪现在我的眼前。一次拜访,恩泽终生。后来,我听萨社旗老师说,侯波老的儿媳告诉她,侯老给我的这次签名,是侯老留在这个世界最后一个签名,因为我们这次拜访后20天,侯老就患了中风,在医院住了6年,直到去世。
2017年11月27日 夜23时45分
侯波二三事
请毛主席为《中国摄影》、《大众摄影》题写刊名
1959年,当时的中国摄影学会主席石少华等同志,与在毛主席身边负责摄影的侯波同志商量,能不能请毛主席为中国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两本杂志题写会名和刊名。同年夏天,毛主席到南方视察,按照习惯还是在火车上办公,一天,毛主席招待列车服务员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饭后侯波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有个请求,就是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想求主席题字”。毛主席风趣地说:“你看我吃饱了肚子,就给我分配任务,我来完成就是了。”
随后,侯波把准备好的锦缎册页交给值班卫士,两天后,卫士把写好的册页交给侯波。
老人原名确实叫“阎千金”
据侯老的长孙徐涛说,侯老于1924年出生于山西夏县,长辈取名“阎千金”。1938年,她上中条山参加革命队伍,当时在中条山工作、解放后曾任云南省省委书记的孙雨亭给她改名“阎锋”。1939年到了延安,为了保密需要,上级把她的名字改成了侯波,“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1938年,侯波投奔了中条山革命队伍牺盟会。因为上过几年学,她给大家上课扫盲,以及发传单搞宣传,没多久,她被组织安排去延安学习。
去延安前,侯波告诉了奶奶。老人从家里摸出一个小布包,里三层外三层打开后,里面装着四块银元,侯波就揣着这几块银元和十几个同志走到了延安。
由于又黑又瘦头发短,一到延安,她便被分到男生宿舍,结果她在宿舍外面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一位首长路过看见她,问小同志怎么坐在这里呢,她才说自己是女生,惹得首长哈哈大笑。
侯波来到延安后,先是读边区中学,后来又进了延安女子大学,上学时,她还在延安保育院工作过。在此期间,她和身为摄影师的徐肖冰相识相恋,这也注定了她的一生与摄影结缘。
徐涛说,爷爷徐肖冰以前是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摄影助理,193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介绍下来到延安投身革命,是延安电影团的六名创始人之一。曾参与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等珍贵的纪录片和照片。
有一次,徐肖冰到延安保育院拍照片,偶然间结识了侯波。侯波没事的时候跟着徐肖冰搞摄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摄影。抗战结束后,侯波跟着徐肖冰来到当时位于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并被分配在摄影科当科长。从这时起,侯波正式学起了摄影。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2年
东北解放后,侯波被分配进了北平电影制片厂。徐涛说,奶奶的转折点发生在见到毛主席之后。
1949年的一天,徐肖冰和侯波来到香山完成一个拍摄任务,当时毛主席见到徐肖冰,指着奶奶问了句,这是谁啊?徐肖冰赶紧说,她是自己的爱人,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山西人。主席听后高兴地说,原来是关公的老乡啊,当场便让侯波来中南海拍照,之后,组织决定调她进中南海,担任新成立的中南海警卫局摄影科科长。摄影科负责为国家领导人拍照,包括领导人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生活照的拍摄,侯波以拍摄毛主席的活动为主,成为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
在中南海记录领袖的日子里,侯波每天都守候在电话机旁,一有消息,提起摄影包就出发。侯波夫妇在中南海警卫局摄影科一干就是12年;1961年夏天中南海人员轮换,侯波被调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
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是侯波本人最钟爱的作品。在这十几年时间,她还拍摄了《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和毛泽东会见各国元首、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等几千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革”期间,侯波被江青点名为“坏分子”“假党员”,下放到位于山西永济的新华社干校劳动改造。1977年春天,党组织对侯波做出正确结论。之后,她被安排到新华社图书馆工作,1983年离休。
侯波作品
1954年1月29日,毛主席和女儿李讷在五云山。 侯波 摄
1958年1月初旬的一天,毛主席来到杭州市小营巷查看爱国卫生工作。 侯波 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举行。 侯波 摄
刘少奇、王光美、彭德怀、浦安修在中南海散步。(1952年) 侯波 摄
毛泽东和陈毅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外宾。(1957年) 侯波 摄
毛泽东在十三陵。(1954年5月) 侯波 摄
毛泽东在中财海接见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库尔班 ·吐鲁木。(1958年) 侯波 摄
毛泽东主席视察地方农业发展。 侯波 摄
中国领导人在中南海。(1950年) 侯波 摄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图为(右起)毛泽东、宋庆龄、邓小平、彭德怀等和苏联领导人布尔加宁。(1957年) 侯波 摄
毛泽东主席与女儿李敏、李纳以及家人在北戴河。(1950年代) 侯波 摄
周恩来、邓颖超和郭沫若一家在颐和园。(1951年) 侯波 摄
朱德、叶剑英在中南海怀仁堂(1953年) 侯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