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  
搜索

“原色——马背上的巴西牛仔”王卫光摄影作品展

2019-02-14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王卫光 责编:张双双

1 开幕式 主视觉背景(修改后) - 复件(1).jpg

展览名称: “原色——马背上的巴西牛仔”王卫光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年2月26日至3月24日

开幕时间:2019年2月26日15:00

展览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二楼B展厅(东城区北新桥三条东口

主办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世界华人摄影联盟 

协办单位: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摄影世界杂志社

策展人语:

无远弗届

第一次见到王卫光应该是2014年在海南三亚举行的世界华人摄影联盟的成立仪式上。他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八十年代初他曾任中国派驻巴西的外交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曾做过中资企业的总经理和大型能源企业的顾问等各种各样的工作,然而始自青年时期对摄影的热情,却从未减弱。近些年来他利用长期在巴西工作生活积累的独特资源和外语优势,除了专注巴西社会人文题材的拍摄,还积极推动中巴两国的文化交流。他促成了巴西摄影大师萨尔加多的作品在中国展出,多次组织中国著名摄影家赴巴西拍摄,并与北京国际摄影周合作创建了在中巴两地互办展览的模式。我与他真正熟悉起来,就是我们作为联合策展人,为巴西资深报道摄影师埃万特罗在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上举办了个人影展《洞见》。也许是那次合作建立的信任,他将此次策展的重担交给了我。 

我们多数人对于牛仔的印象还停留在美国西部片中,其实真实生活中的美国牛仔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实中的牛仔在哪里?王卫光去年驱车5000多公里,跨越巴西四个州,追寻牛仔的足迹。真诚换来信任,卫光与他们交朋友,听他们讲故事,一起喝甘蔗酒。卫光不希望仅仅展示生活严酷的一面,因为再艰苦的生活也是生活,包含着生活的全部,有爱的权利、快乐的资格和对梦想的追求。他也不愿意用猎奇眼光看待这个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边缘化的群体。他小心保护被摄者的尊严,努力避免掉入光影的陷阱,尽可能还原牛仔生活的原色。

摄影无远弗届,有多远,走多远。但走得再远,摄影人也走不出自己的内心。真诚的摄影家在远方,既是拍他乡,也是拍自己。

                                        刘宇

QQ截图20190215135816.jpg

作者的话:

追寻牛仔的足迹

位于巴西东北部广袤地域的贝尔南布戈、塞阿腊、巴腊伊帕、比奥依和巴伊亚等州部分地区被称作“干旱之地”。那里常年缺少降水,与巴西其他肥沃富饶的土地相比几乎被视为不毛之地。然而,在这一地区却有一个独特的群体传承百年,延续至今,这就是我拍摄图片中的主人公——巴西塞尔当牛仔。

巴西东北部牛仔在艰苦的自然环境生存、繁衍,几代相传,成为巴西社会的一个独特的社会人文符号。这些头戴皮头盔,身穿手工缝制皮衣的牛仔群体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形成了坚毅,勇敢的性格。他们豪爽乐观的生活态度逐步滋生孕育了自己的文化。他们在荒原以铜铃吆喝牛群,以随口吟唱的歌谣抒发心中的寂寞。东北部著名歌手路易斯.孔萨卡曾以深沉,激昂的歌声传颂牛仔的心声。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谣风靡巴西,也促使我开始关注这个人群。我希望能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巴西牛仔的特征和生活状态,希望用手中的相机去寻觅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

去年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我和爱人李小梅及几位巴西摄影师驱车几千公里,多次前往旱地塞尔当,进入了牛仔生活的世界。塞尔当地区烈日高温和高强度的牧牛生涯使牛仔们炼就了强壮的体魄。牛仔们常年孤身策马在牛群之中,以牛为伴,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哼出几段自编的放牛歌谣。牛仔们大都性情豪爽,每当与他们促膝聊天时,牛仔们会热情地邀请你一起畅饮当地著名的甘蔗酒。当我与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人们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那么清纯和爽快。

牛仔们丝毫不介意我用相机拍摄他们生活中真实情感的瞬间。在我的影像中有他们强悍、勇猛的形象,也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温情的身影。牛仔们的孩子们十分崇尚父辈,以他们为人生的自豪,但现代生活的诱惑使年轻一代开始与父辈的行当渐行渐远。人们隐隐的潜意识中,这个古老传统的牛仔行当似乎会面临着消亡的命运。从牛仔们的谈吐中我已经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丝惆怅。

                                        王卫光

部分展览作品:

分享

访问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