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  
搜索

理论评论 | 马列:关于摄影理论评论面向大众传播的一些思考

2020-08-27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马列 责编:张双双

光明日报影像编辑马列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我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因为喜欢摄影,所以一直在拍照片,并自己读一些与摄影、与艺术相关的书籍。大学毕业后,我到光明日报摄影部工作,主要做图片编辑的工作,也与摄影界有了更多的联系。后来,借着工作的便利,加上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开始以独立撰稿人的身份采访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摄影师、策展人、图片编辑,并且撰写一些摄影评论,以书评和展评为主。

一方面,因为我是在大众媒体工作,而不是摄影专业媒体;另一方面,因为我本身也算是半路出家,做不到很强的学术性或理论价值。所以,在阅读和自己写文章的时候 ,我一直比较注重怎么让专业的内容面向大众,让专业的东西尽量变得易懂,让信息的传达尽量有效率、有效果。现在许多人说起来摄影理论或评论,似乎讨论和针对的对象总是围绕在摄影专业群体之内,比如摄影创作者、摄影记者、策展人、媒体图片编辑等等。但我想,摄影理论评论,尤其是其中的评论,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如何面向对摄影有兴趣的大众群体,做更有效的传播?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多数普通人的艺术常识和艺术感知力其实是非常弱的,大多数人对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美不美”的阶段。如果从艺术史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大多数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古典主义,最多是现代主义阶段,与现在当下艺术圈动辄提及的后现代或当代主义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偏差其实带来了很多非常明显的问题,比如隔不了几年就会有人提出的“摄影作品让人看不懂”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记得2018年《中国摄影报》曾经拿出好几期整版的篇幅,邀请各路专家学者撰文讨论“看不懂”的现实情况以及背后的原因。

其实从那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是由于大众对摄影(其实也包括对艺术)的认知水平有限造成的。这其中,自然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分野的因素,但同时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国内艺术教育水平落后并且得不到重视。

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如果谈到中国的摄影理论和评论的相关话题,我觉得有必要突出其对普罗大众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价值。从我自身来说,因为学术性和专业知识水平都有限,所以我自己只能尝试着写一些较为通识性的内容,谈不上评论,更多像是对一位摄影师、一本摄影书、一次摄影展览的导读。也是因此,我特别期待看到中国摄影理论评论界的各位前辈和老师,在做深入性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能面对大众群体,以深入浅出地方式阐述一些原本可能比较深度的、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

当然,整个社会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主要是要靠政府与各类官方文化机构的重视与带动,但在我看来,精英文化阶层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况且,交流与分享知识原本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更别提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所能收获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了。

文:马列

分享

访问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