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  
搜索

尘封的影像民族志: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2014-10-28 来源:朱靖江 责编:流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57年至1976年,以国家意志的介入为历史契机,承袭“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运动风潮,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电影制作机构,针对全国16个少数民族摄制出16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这批带有“文化救险”性质的纪录片是新中国的第一批民族志电影,既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这一史无前例的民族纪录片拍摄活动不但开创了中国影像民族志实践的先河,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基础。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中国民族学者与电影工作者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实地拍摄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模式与民族文化特色。
  “从1957年开始摄制以来,经过民族研究工作者、电影编导和摄制者的通力合作,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摄制完成二十多部影片和一些资料。运用电影的艺术手段,系统地纪录和复现了我国各少数民族民主改革前的历史和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直接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为普及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形象化的科学资料。”
 
 
  根据相关学者的统计,1957—1976年间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共包括十六部民族志影片作品。
 
  1、《黎族》:影片拍摄于1957年,此片记录了海南岛五指山区黎族保留的原始社会残余--“合亩制”的情况;反映了黎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解放前的苦难、解放后的幸福。
  2、《佤族》:影片拍摄于1957年,此片拍摄了云南西盟山佤族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情况。除部落联盟、刀耕火种和生活习俗以外,对于剽牛、拉木鼓、砍牛尾巴、猎取人头祭祀等也有所反映。
  3、《凉山彝族》:影片拍摄于1957年。它记录了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存在的奴隶制社会面貌。从影片中可见奴隶制度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压迫剥削、买卖奴隶、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生杀予夺之权,以及等级森严的家支制度和打冤家等场面等。
 
鄂温克族
 
  4、《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影片拍摄于1959年。影片记录了鄂温克族使用驯鹿的游猎方式、分配、交换、婚姻习俗以及原始宗教信仰等。
  5、《苦聪人》:影片拍摄于1960年。它记录了云南金平县哀牢山区的苦聪人被迫逃匿于深山密林之中,处于父系家族公社的社会发展阶段,衣树叶食野薯,漂泊林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将苦聪人接出山林,实行定居耕作。
  6、《独龙族》:影片拍摄于1960年。它记录了生活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畔的独龙族的原始社会末期家族公社阶段。影片对其以刀耕火种的农业为主和以采集、渔猎为辅的经济活动和特点以及纹面等习俗作了记录。
  7、《西藏农奴制度》:影片拍摄于1960年。此片记录了我国西藏地方农奴制度的面貌和实质,表现了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农奴主阶级官家、寺院和贵族这三大领主占有全部土地和绝大部分牲畜,对农奴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黑暗统治。也展现了农奴制度废除之后,百万农奴当家做主的巨变历程。
 
景颇族
 
  8、《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夏合勒克乡的农奴制》:影片拍摄于1960年。它记录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墨玉县夏合勒克乡在民主改革之前,还存在着封建社会初期的庄园制度,还存在着维吾尔族封建农奴主的封建庄园概貌。
  9、《景颇族》:影片拍摄于1960年。它记录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地景颇族的某些原始社会残余。如血族复仇、家庭婚姻和宗教活动等。对于景颇族解放后的情况也作了鲜明的对比。
  10、《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影片拍摄于1962年。影片对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组织形式、封建剥削关系、宗教信仰活动、婚姻丧葬礼俗、当地自然景物风光等,都作了如实的反映。
 
鄂伦春族
 
  11、《鄂伦春族》:影片拍摄于1963年。影片勾勒出我国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以狩猎为主的鄂伦春社会由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到农村公社的轮廓,描绘其由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阶级剥削跨上阶级社会门槛的情景。此外,对鄂伦春族的婚姻、丧葬、服饰、手工艺品以及萨满教等也作了记录。
  12、《大瑶山瑶族》:影片拍摄于1963年。影片记录了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还保留某些原始社会遗迹的瑶族社会。表现了“瑶老制”、“石牌制”等原始民主性质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记述民族起源、姓氏由来、祖先迁徙和过山耕种的历史文献--“过山榜”等。
  13、《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影片拍摄于1964年。从事渔猎以捕鱼为主的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边境松花江、混同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本片主题是反映赫哲族的渔业经济。为了揭示其民族特点,对猎业、政治和文化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瑶族
 
  14、《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影片拍摄于1965年,完成于1976年。影片表现了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公社的纳西族(摩梭人)长期以来保存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特征,保存着以母系为核心的母系家庭,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姻”。
  15、《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影片拍摄于1966年,完成于1974年。影片摄取了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卓有价值的纳西族建筑艺术、雕刻、壁画、手工艺品、用象形文字东巴文书写的东巴经,以及纳西族音乐舞蹈的若干片段。
  16、《僜人》:影片拍摄于1976-1977年,完成于1978年,是本系列中唯一的彩色影片。影片对生活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察隅一带的僜人在财产上的氏族公有制残余和个体家庭私有制确立,以及生产、生活、家庭组织、婚姻习俗、物物交换、下山定居等都作了记录。
 
纳西族
 
  这十六部民族志电影,主要拍摄地区遍及中国西藏、新疆、黑龙江、云南、四川、海南岛等边疆区域,参与者不仅有中央及地方学术机构的人类学、民族学者、电影摄制者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更动员了上千人次的各少数民族成员参与到影片的拍摄活动当中。
  在20世纪50-60年代,这批民族志纪录片的摄制规模堪称是世界影像民族志创作史上的大手笔。然而,由于彼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孤悬于国际学术界之外,历经政治风云的起伏,而影视人类学在西方人类学界亦处于尚未成熟的萌芽状态,因此,这批中国影像民族志的重要文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束之高阁,没有获得深入的文本分析与应有的学术评价。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留给中国影视人类学界一笔怎样的学术遗产,对当代影像民族志的理论与方法建设具有何种借鉴的可能性,仍值得发掘与探讨。
分享

访问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