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即将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
受策展人、著名当代艺术家王庆松和组委会的邀请,摄影家钟维兴的“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系列作品将作为本次双年展的特邀展展出,这也是该系列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亮相。
阿诺•拉斐尔•闵恩奇(Arno Rafael Minkkinen)芬兰裔美国抽象人体摄影师
从2015年开始,钟维兴用镜头记录了众多当代摄影大师的面孔: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和他们的面孔一起,留在了钟维兴 “当代摄影大师”肖像拍摄计划中。目前,“当代摄影大师”所收录的大师肖像已完成62位,而拍摄仍在进行中。
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Jean-Luc Monterosso)称这是在拍摄“摄影大师的先贤祠”;著名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更是盛赞这是在完成一部“摄影圣经”。
为了更好地呈现此次“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展览,双年展组委会特别为展览提供了三个独立展厅。展览除了展出不同尺幅的平面摄影作品外,还将通过视频艺术方式,立体呈现出大师风采,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于此同时,为了11月钟维兴大师系列作品在欧洲摄影博物馆(MEP)展览的完美呈现,MEP视觉总监和法国驻中国领事馆人员均将前往观展。
此次“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特邀展也得到了摄影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平遥国际摄影节、大理国际影会、连州国际摄影节、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著名摄影评论家、摄影艺术家等机构及业界人士也将应邀观展,汇聚一堂共同见证“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的首次亮相。
摄影师自述
一切源自一场展览
为了筹备2018年成都影像艺术馆的开馆展,我们计划展出萨尔加多等国际摄影大师的作品。 2015年9月,在欧洲摄影博物馆(MEP)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的引荐下,我们见到了这位大神级的摄影师。
说实话,第一次跟偶像见面,还有些忐忑,除了展览事宜,我还想为他拍一张肖像照,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出乎意料的,萨尔加多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拍摄;随后,89岁的威廉·克莱因、93岁的罗伯特·弗兰克也纷纷进入我的镜头。
一个念头逐渐萌生并日渐清晰:过去,这些摄影大师们用镜头记录下无数让人难忘的面孔,如今有些大师已经年迈,却还没有人系统地为他们留影。从摄影史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人去记录,将会变成永久的遗憾。
当我和蒙特罗索馆长说起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当即决定欧洲摄影博物馆立项支持,于是就有了“当代摄影大师”系列的肖像拍摄。
萨尔加多的另一面
在为每位大师拍摄肖像前,我会先从他们的照片中去解读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秉性,进而去碰触那个深隐其中的“自我”。肖像摄影不仅仅是拍一张照片,拍一张深阅世事的沧桑面孔,而是呈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第一位被收录进“当代摄影大师”肖像计划的萨尔加多,无疑是全球摄影大师中最当红的一位。他的作品销售曾占据马格南图片社收入的半壁江山,《创世纪》画册在全球的销量达到300多万册。
这样一位大师,生活中却非常真诚朴素。我们去巴黎拜访他,这位73岁的艺术家,依然住在没有电梯的小房子里,我们去的那天,他忙活了一下午,亲手准备了一大桌佳肴。
弗孔,意外的馈赠
如果要说我在拍摄中遇到最大的挑战,那应该就是弗孔了。
作为从“照相“走向“造相”的先驱,贝尔纳·弗孔开了后现代摄影之先河。他在日本的名气非常大;在中国,曾梵志、王庆松、卢颜鹏、郭敬明都是他的粉丝。神秘如他,1995年以后便宣布封镜不再拍照,更不允许任何人拍他。
从一开始的不接受拍照,到后来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在很多创作想法上拥有默契。拍摄弗孔的魅力,正像是摄影之于我的意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捕捉到怎样的惊喜。
摄影最美妙的地方,也在于此:不管你准备得多么充分,结局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