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  
搜索

李树峰:新质生产力、影像新业态与艺术创新的可能性

2024-06-13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新质生产力、影像新业态与艺术创新的可能性

李树峰

导语

      新质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改变。回顾21世纪20年来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可对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活的启示予以观照,其推动摄影突破经济、技术壁垒,推动摄影逐渐普及并走向大众,大量影像被制造,由此形成“第二现实”与“第一现实”的交织,给人们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多重性等方面带来诸多革命性的变化。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视觉方式和影像作为介质的发展等相关要素带来多种可能性和对艺术的改变,多模态大模型为艺术生产和创造直接赋能,这使得富有天才和灵感、观念的艺术家能力倍增,从而有效减少重复劳动造成的消耗,集中精力去做观念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策划、设计,在算力帮助下更有效地创造,更快地生成作品;与此同时,重复性、模式化的一般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大模型取代。这也引发我们对于艺术与技术相互关系的深度思考。

      日前,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李树峰在《艺术评论》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新质生产力、影像新业态与艺术创新的可能性》,值得关注与思考!

01新质生产力带动形成新时代 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并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段话中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科学而准确的界定。首先,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质态,不是由落后生产力蔓延和增量催生的,不是在传统认知和生产路径的基础上延伸就能做到的。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在人类史上具备生产力显著的转折性、跃升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原创性科技创新是指在自然界认知方面有独特发现,以此为基础引领一个产业,比如量子力学对于信息通讯的革命性改变;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指认知和路径突破,创造出新的知识和生产模式,比如数码技术对于摄影胶片的颠覆性替代。

      其次,我们要把新质生产力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看待。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先进生产力一直是社会演化和前进的动力,因为它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活转型和社会前进。比如人工种植技术的发现和成熟不断推动农业革命,生产出更多粮食,促进人口增长;蒸汽机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而此后的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都以一种新的突破性认知为基础。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它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的关系上实现优化组合,实现能力倍增,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跃升的效果,极大极快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最后,把新质生产力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去看待,更可以明白其关键性意义。这不仅关乎新时代的中国顺利解决“卡脖子”的难题,也关乎中国在更多领域领先于世界,更大程度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并不是完全的顺应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旧的、因循下来的生产关系会使已经萌芽的科学观点泯灭,有时会让已经启动的新质生产力减缓前进脚步,甚至停滞下来。所以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发展,是时代的刚性要求。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能窄化为已经起步的新能源、脑科学、合成生物学、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深海技术等产业能力,也不能将其泛化地理解为技术的所有延伸成果。理解新质生产力需要认识到它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它会以比以往技术革命更快的速度改变生产关系,进而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各个领域的存在和发展形态。

02回顾21世纪20年来数码技术发展 

对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活的启示

     摄影自1839年诞生以来,走过的185年历程也是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从达盖尔银版法、卡罗式摄影、火棉胶工艺、湿版法、干版法,到1880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感光胶片,摄影进入了胶片时代。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这台相机分辨率只有100×100像素,用存储卡来存储影像,实现了感光介质从化学到电子的转变。虽然在实践中无法使用,但它的出现对传统胶片相机是颠覆性的,已经具备了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素质。1981年,索尼公司生产的Mavica相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数码相机,它的传感器面积只有12mm×10mm,分辨率也只有570×490像素,但它将光信号改为了电子信号传输,用软盘来储存影像,具备了数码相机的雏形。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有科技团队和公司改进性能,推动数码摄影技术不断完善。

      数码摄影真正占据行业技术主导地位是在2000年以后,数码技术促使摄影发生了质的变化。回望这二十余年,2003年数码相机销售额首次超过胶片相机,2012年微单相机销售额超过单反相机,2016年手机摄影盖过了微单相机摄影。至此,摄影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摄影艺术终于打破了技术壁垒,在“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意义上,影像生产力大解放,实现了与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一样的普及性。

      而这些,仅仅是摄影在数量、外延上的改变;更令我们关注和深思的,是影像在“质”上的变化。可以说,技术革新使影像的本体属性得到了强化和拓展,使影像在艺术表达和媒介功能上得到很大提升,一定程度上,在文化等领域里摄影已成为一种新质文化生产力。从这个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数码摄影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比如它完全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造成的行业改变;因数码技术出现,影像生产中各要素,比如生产资料、技术路径、人力培养、市场销售等,都出现了新的组合配置,以适应数码摄影技术本身的规律和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由此,摄影产业在二十余年里朝像素高、抓取物性能力和处理光线动态变化能力强、看得宽和远,以及凝冻速度快、噪点低、轻巧便捷等方向不断升级,深度介入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就在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拍摄中,观看方式进一步被改变、被塑造。与此同时,世界上积累起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新产品——影像。这种产品既是数字化的介质,又是信息化的数据包;它省去了胶片或相纸的“肉身”,变成了数字算法下的电子运动,却承载着特定时空下的认知信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特质观察数码摄影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视觉文化上的改变。

      第一,在胶片时代,由于技术和物力所限,照片被用在最主要的展示和传播内容上,摄影在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壁垒下,无法实现日常化和大众化。这样的时代里,影像运用有限。公共媒体上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视觉,却无法日常化、全面地影响和塑造大众视觉。到了数码技术时代,经济、技术等条件的束缚被一定程度解除,影像生产力大解放,更多的民众参与摄影,关注影像,从而更多的人在视觉上、观看方式上被“经典”、被主导的视觉所塑造,如今充斥在各种屏幕、图书和广告上的雷同和类型化影像,就是明证。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摄影寻找视点、刻光来呈现事物的方式,告诉每个操持相机的观看者和被观看的人,机位和视点是决定性的。机位变化,所看到的景象随之产生变化。大众的、日常的“摄影式观看”比胶片时代机位更加丰富、机动、灵活,影像内容因而有了更多的视点变化,多方位、全天候的观看使传统摄影的单维观点属性变为当今的多维观点属性。

      第二,数码技术普及使普通自然人的个体化“摄影式观看”成为可能,进而使摄影构成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相机引领人们有意识地观看、个人主体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也是摄影从公共传媒机构逐步蔓延至亿万普通百姓的过程。影像在这个时候的内容类别增多了,普通人的日常化观看方式越来越丰富,摄影对社会生活现场、私人生活领域的“侵入”也增多了,全社会的影像数据库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新质。

      第三,当前相机功能被嵌入手机并在技术上愈发成熟,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拍摄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大量影像由此被制造出来。人被影像包围,影像化的虚拟“第二现实”越来越习惯性地被我们作为“第一现实”来认知;而对第一现实的探索,又不断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影像手段。如此一来,不断获取影像并认知和消费影像,形成对流式的循环;现实与虚拟现实更多地混搭,呈现给人类认知。从本质意义上说,影像已经成为言语、文字之外的第三种认知和表达工具,不但可以记录客观物象,而且可以虚拟物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像似乎成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我们越来越依赖它,在观看方式、传播方式上也越来越受其规约。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三重世界:一重是现实世界,一重是人类用话语和文字所建构和描述出来的世界,一重是影像世界。这三重世界是并行的,又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言语、文字和影像又像包裹在事物外表的三层介质,其相互之间性和各自表征的意义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关系越来越复杂。而ChatGPT文生图像和Sora大模型文生视频,又给三重介质增加了互通互融的实现空间,三重关系势必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四,由于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光绘的摄影成为大众日常的游戏和记录工具,而那种“可信”的感觉,正是光的品格带给我们的心理暗示。相机已成为面对现实的快捷刻光机,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作用,不再局限在照相馆、报社等行业。人们使用摄影器材,也不局限于用它来拍纪念照、拍美景,或把它看成偶尔使用一下的留影工具。当下的摄影,正与积极的、主动的“碳基人”和“硅基人”一起,可以全天候完成对眼前景象、事物的刻光任务。影像正在成为智能机器人的数字化存在方式,也正在成为与现实对应的和不对应的虚拟世界的基础构成成分。

      第五,相机作为时空转换器,先通过控制快门和像素布阵方式朝细微方向分别切分时间和空间,然后在二维平面上重组特定时空结构,实现了物理时空向影像时空的转换。而转换的结果,就是让流变中的事物停下来,凝冻着给我们细看、放大了看;从杂乱无章的周边环境中勒切出来,特别地、反复地看。摄影一边呈现着现场意义,一边特写着其中一些事物,达到让我们凝视的目的。这个用时间切分和空间直观铭刻的方式解剖事物、重组时空的过程,体现着科学和技术的属性。而大众对摄影的参与和日常使用,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大众的科学意识,同时使摄影成为影像时空的新质生产力。

      第六,摄影用四条边框看世界的方式,与自古以来人类绘画方式一致,体现出本能般追求的秩序感,可以被用来对人进行视觉训练。这个框取的过程中,对四条边框之外的排除,四条边框之内的整体性思维的作用,是交互进行的。框内外内容的切割、框内元素离散与凝聚的张力是摄影中不可避免的矛盾,考验摄影者的眼力,凝聚摄影者的心力,这是培养摄影者手眼心脑合力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是影像生产力提高的路径,促成了摄影创作作为艺术活动的现场交流性和趣味性,使摄影活动成为大众最喜爱的文艺活动,遍地开花。可以说,摄影对人类进行普遍的、长久的视觉训练,在观看方式上,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水平。

      第七,只有进入数码技术时代,类似Photoshop的影像处理软件才能产生,而这样的软件,是人工化学方式洗印照片无法比拟的,其快捷、方便、准确,其色彩管理系统与打印机软件控制系统的衔接,达到完美程度,效能、质量翻倍增长,充分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第八,数码摄影是数字化技术,其成果作为数据文件包被存储,为大数据管理提供了基础。摄影史上的大批作品因胶片难以无损保存而导致影像消失,促使社会机构不得不把胶片作品数字化扫描,然后进行存储。这样存储后的作品调用方便,占用质量和空间小,具有极大的优势,是胶片时代的摄影所不能实现的。而从2023年ChatGPT爆发式文生图像开始的人工智能新时代,也要靠数字化影像来“喂养”进行算力训练才能升级为大模型,没有数码摄影的技术前提,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数码摄影技术对人类视觉文化的改变,还有诸多表现,这里不能尽数指出。它是尖端科学研究的工具,是多行业技术的介质和手段,同时也是文化内容的载体和可创造的视觉产品,深深介入这个世界之中。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更让影像在构成世界的活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介质和内容载体。

03 新质生产力与艺术创作新的可能性

     新质生产力在未来可能改变艺术的存在方式。在传统的艺术行业,如绘画、影视、作曲、写作等,新质生产力会在复制性较强和低级别创造的领域代替人工,如一般化的文生图像、视频,提供知识索引、资料梳理和目标条款式归纳等,这已经对传统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它起码会造成传统艺术行业人力的两极分化:多模态大模型为艺术生产和创造直接提供新功能,它会使富有灵感和观念的艺术家能力倍增,减少重复劳动造成的时耗,直接给创意和观念赋能,能在算力帮助下更加高效地创造,更快生成作品。与此同时,重复性、模式化的一般工作会被AI大模型取代。

      新一轮人工智能是依靠数据和已有知识来驱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在2016年时可以做判别式应用,如AlphaGo熟读棋谱,这种模型在2023年获得突破性进展,出现了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直接促使影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改变了影像来源方式。现在的影像可以分成“摄来的”与“算来的”,这将前所未有地使影像自然分成两大部类。摄来的影像,保持原有的纪录类和艺术类,继续向前发展延伸;而通过计算和喂料训练生成的影像,作为一个新的部类,会迅速扩张,并朝着传统摄影渗透。如果它混入新闻摄影,会干扰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那摄影行业就要在其提供如增加清晰度、任意调整焦点等强大辅助功能的同时,给予区分。现在的相机生产厂家已经按照行业实际制定相应的共享和约束机制,比如给拍摄照片上打上记号,而生成影像也对应做出标识,这样就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播因时间差而出现的事实混淆,避免被特殊机构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如果它进入艺术摄影领域,能提供的功能比两年前的软件要强大得多,可以逼真地虚拟一个世界。毫无疑问,作者应注明作品属于碳基人与AI共同创作,这种共同创作、AI生成的方式,已经在媒体传播中被广泛采用了,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图表,都需要注明是由碳基人作者完成的,还是由某一软件完成的,抑或共同完成的。

      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可以发挥的功能已经在多个方向展开,直接影响到传统业态,在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的生成上已经在文旅融合项目、博物馆沉浸式感受、游戏世界的营造、体育活动的体验中规模化应用,总体来看推动了场景合成和沉浸式体验在实际项目中的实现。当前比较激发人的想象的,是根据已有的某个人形象、声音数据生成其言行,实现碳基人的分身形象和行动。有人把此种分身人称为数智人,实质上,他们是数字化的“影像人”。有了这类分身形象,在此人原有音像资料和文图数据的训练下,“影像人”会越来越接近真人。影视机构对这类影像数字人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可以替代影视明星、公众人物,直接在剧中扮演角色或出席某项活动、发挥作用。另外,家族亲人、长辈等,都可以用影像数字人方式让他们一直“存在”,并参与现实交流。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有关法律和相关人员的同意和约定,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在此不赘述。

      近来,在视频网站上出现了一些将某个人物直接置换为某些作品场景中角色人物的作品,这是带着戏谑感的调换,已经普遍被一般软件应用;让原有视频中的人物更换语种说话,保持其音质和音色,也不成问题。至于根据某摄影家、某流派的摄影风格生成其系列新作品,只要提供的用于训练的数据足够多和全面,那生成的作品风格就足够接近,甚至达到难以辨别的程度。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成规模地把文字故事、话语故事转化为影像故事,会逐步成为可能。这样的故事,不会只有一种形式、一个版本,相反会有多种形式、多个版本,读者可以在众多的版本中挑选,并且参与某些功能和设计。

      需要严肃郑重对待的是历史文献。现有的历史文献数字化已经实现。以这些数据喂养、训练通用大模型,它们会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生成视听故事;如果碳基人参与操控,按照不同人的意愿和解释来生成故事,这个方向上的产品会无限喷发。这些从原有的历史文献和记录出发,产生的数不清的故事,其学术性和艺术性如何界定和评判?它们会对历史事实形成多大的干扰?历史会不会被重构?如果历史仍然需要由历史学去维护其科学性和真实性,那如何认定历史事实,如何看待历史资料空白处由AI算力给出的可能?

      如果所有的文字、话语都可以进行可视化的影像转换,那文字的原初表意作用中需要格外保持的是哪些?日常言语中可能需要调整的语法又是怎样的?体态语言加口头语,最能保持言说者的原意,转化为书面语后,已经存在丢失和扭曲现象,现在把文字转化为视听方式,搞文生视频,会产生原初意义的扭曲、衰减吗?视频会给文字增加什么成分,物性和质感,形象和现场感?

      笔者认为,影像艺术创作会在情景化沉浸式体验方面和读者、观众参与创作的方向上突破旧模式,走向新阶段。影像会成为对现实刻光而获得的成果与数字运算虚拟生成成果的基础介质,帮助艺术家完成原来不能做、做不通、做不好的具体事项,从而使他们能力倍增,集中精力去做观念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策划、设计,具体过程和材料的组织使用,都由通用的大模型去完成。如果具体观察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下列情况的延展有其可能性。

      比如抵达之前不能抵达的现场,将摄来的影像与算来的影像要素融合,增强视觉效果,看到之前人类不曾看到的,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观众感觉,如地壳内部的场景、暴风眼中心的场景、宇宙星球活动和爆炸等场景。比如进一步打开物性和微观世界,看到、看清我们之前无法看到的、看清的,如单细胞内部的运动、原子内部的运动等;进一步打开心性,把人物内心活动,倏忽即逝的、刻骨铭心的、翻江倒海的、颤抖悸动的情绪和脉动,进行富有质感的形象化呈现;在特定场景和“这样一个空间里,思想可以有自己的生命,可以像病毒和自我营销一样进行传播”。比如在主客观之间、人性与物性之间,放电般的、对流式的、漩涡状的深层关系不断延展,得到开掘和展示;虚拟叠加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影像世界,进行大规模的景观营造和平行叙事,并由观众参与实际设计和生成体验,穿越不同的时空体;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做影像的动态交互运动,揭示更深层的自然原理、社会运动状态及规律。“层层叠叠地形成的这些图像,反过来又参与建设新的视觉机器,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形成新视觉的温床:不断往返于美学和物质性之间。”又如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像交互和时空中,突破时间感和矢量束缚,做横的空间“虫洞”穿越和时间逆行;打破透视关系的束缚,通过复眼、鹰眼等结构,与人眼互动观看。其实,透视原理不是自然界的规律,而是人观察世界的规律。换个相位和焦距,就看到不同的世界。影像化数字人可以有不同于人类的眼,看到不同的景象,让视觉冲出牢笼。

      各种可能,无法穷尽。一个澎湃的感知扑面而来、可以深层体验的时代,一个解放感觉、突破边界和类型化规定的时代,已经来临。正如无人机送货和物联网可以提升快递配送效率,机器人、影像数字人和多模态大模型融合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个时代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快。

      如果认知并不存在于特定的东西之中,没有特定的物质负责认知,那么在这样的时代,AI将与人类一起进行研究和训练,创造和产生新知识,使时空形式的交融、调动和应用有更大范围的实现;信息流,既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构成的数据库,不但在机器和模型之间交流,也在人机之间交流,碳基人和硅基人一起工作和分享生活感受;生产力之争变成了算力和数据整合效率之争,生产要素的组合促进社会存在形态与人类格局大幅度改变,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社会即将来临,那个时候,我们原有的对历史的分期、对生命价值的阐释,对财富、权力和战争的定义,关于爱情、家庭的观念,都将改变。因为,在生产一线、在社会运行的枢纽处、在通信交换的关键环节岗位上工作的,很可能不是碳基人类的个体,而是万物互联互通的智能机器人、影像数字人和具备大模型能力的“超人”。

      “艺术不能变革世界,但却有助于变革能够变革世界的男女们的意识和倾向。”回溯我们的思路,回到艺术,最本质的,还不是上述技术支持下的艺术形式、平台的种种改变,而是如何反映和表达我们在这样一个改变、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社会里的感受和思想。我们将遭遇什么、将被当作什么、将被变成什么,我们的生活从哪里入手,我们的生命将怎样结束,人类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如何维护、如何体现?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地球演化的目标吗?既然我们不是最终的目标,下一个替代人类的、生命般的存在,又是谁呢?


分享

访问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