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40周年座谈会现场 陈黎明 摄
“这个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摄影是学不完的。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那就一辈子走在求知的道路上,好好学习,天天照相。” 12月12日,知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函授学院(2004年更名为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第一期学员解海龙在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40周年座谈会上,心潮澎湃地说起40年前的冬天,他在摄影路上‘找不到北’,而恰逢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孕育而生之时,他和同好们的激动之情;更对和大家骑着“二八大杠”去抢课堂第一排座位时的求知若渴记忆犹新。
春秋代序,满园馨香。40年后,这群代有传承、心存理想的师生、朋友相聚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同回顾40年来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并肩前行的春华秋实,谈及文化使命、创新意志与教育理想,畅叙这条教育之路将如何薪火相传,含弘光大。这一次的相聚与行动,不只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新的出发。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中国摄协副主席杨越峦,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陈瑾,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夫波,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梁克伟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张希红主持。
李舸在讲话中表示,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历史,是“立德树人”的历史,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40年来,在中国摄协的领导下,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走出了一条以社会教育为主,辅以品牌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开放办学之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为新时代培养优秀摄影人才。第一,摄影教育要与新技术融合。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中,学院既要在课程开发、课程教授、作品展示等层面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又要鼓励学员在摄影创作中融入科技新观念,进而产生新的摄影叙事体系和展陈方式,让摄影艺术不断创新。第二,摄影教育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在摄影教育中要进一步加强摄影与设计、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融合,引导学员拓宽创作边界,探索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创造出跨学科摄影作品和展陈形式。第三,摄影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摄影院校和摄影机构的交流合作,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摄影人才,提升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第四,学院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属于民办高校范畴,提升学术水平是打造其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摄影升级为一级学科的应有之义。
郑更生表示,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摄协创办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函授学院成立后,就投身改革浪潮,成为中国摄协团结、联络和服务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的重要抓手。4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摄影人才,在服务于党和国家摄影事业、服务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业、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摄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摄影教育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挑战。进入新时代,相机、手机等摄影终端加速更新迭代,无人机、AI技术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发展,文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分众化转型,这对摄影教育产品的内容和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应对挑战,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谋划新思路,开创新格局,创造新成就,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培育新时代摄影人才;要提升摄影教育产品供给能力,为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做好服务工作。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摄影人的艺术追求提供了上升路径,为中国摄影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摄影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每个领域都留下深根广植、卓著影响的印记。
因参加函授学院第三期培训而正式踏上摄影求学之路的杨越峦感慨万分:“大家对摄影知识的渴望,对摄影纯粹的热爱,深深触动并激励着我。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为我打开了摄影艺术的窗口,而摄影改变了我。”他寄语,摄影教育之路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愿函院继续秉持初心,在摄影教育领域深耕,引领更多学员用镜头记录时代,创造更多摄影辉煌。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历经了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员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正是因为摄影,让他有了目标,而且矢志不渝地走下去,和平遥、武乡这两个地方有了一生的联系。他谈及,在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授课的那段时期,自己有了最大的提升,因为每天都在不断梳理经历、总结经验。
“招生信息一经发出,学员立即爆棚,第一期学员竟达3万人,当时上课场面之壮观,难以用热烈来形容。每堂课都像是摄影人的盛会,迅速掀起了全国的摄影热潮。”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资深教授许喜占从教材编撰、教学点建设、教师队伍培育、教学载体变化等方面历数了学院40年的春秋易序、筚路创业、薪火相传、开拓创新。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刘宇谈到自己对社会教育的理解,并提到“社恐”的自己认为360行里面最不适合他的职业就是老师,没想到退休后,摄影教学工作成为他的重心之一。作为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老师,他感激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自己和摄影将近半个世纪的缘分,并以更好的自己来回报学员们的信任。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唐东平的摄影教育事业生涯里有40年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同步成长的经历。他感恩能够拥有如此美妙的事业发展平台和众多内心充盈的事业合作伙伴,以及眼神灼灼、翘首以待、元气满满的影友学员,让他从摄影创作、摄影理论与摄影教育的视角里,在每一次教学实践现场,在每一次的教学成果展览中,深切地体悟到了每一寸光阴里的实在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教研室主任林彤谈到他对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学活动的支持,以及携手共进推动摄影教育的发展的实践。他说道,40年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为16万摄影爱好者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不仅传授摄影技艺,更培养了大家对美的感知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摄影组组长余宁川提到了在面对文物摄影师缺口极大的情况,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主持恢复全国范围的文物摄影培训工作的实例,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与函授学院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遗产影像专业培养模式的期待。
40年前,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被播撒在中国摄影教育的沃土教学,经过无数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的努力,无限的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各地教学点也立志给学员撑起一片绿荫。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贾跃红,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驻会秘书长刘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汤东涛,辽宁省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贾峻峰分别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总结成果与经验。大家在会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与发展,并从提高教学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办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抓好教学原创、重视教学成果的转化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思考。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教师李海刚基于参与“春风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摄影培训班的实践,分享了在“童心看世界”青少年摄影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对美育浸润摄影化的实践与研究。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入选作者王伟从自己的创作实例出发,谈到自己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一路成长,走向广阔艺术天地之路的经历和感受。
与会者一致认为,摄影事业的繁荣离不开摄影教育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摄影教育的改革创新,新时代当迸发培育英才的勃勃生机,期待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继续秉持专注、敬业、勤勉的态度,砥砺前行,引领摄影人勇立潮头的创作理想,取得熠熠生辉的艺术创造与学科建设的累累硕果。
李舸(中)、陈瑾(左)观看展出的学院历史老物件 付锐 摄
师生相聚,合影留念 张双双 摄
大合影 陈黎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