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中国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  
搜索

◎渐行渐远!摄影记录下的儿时小游戏

2012-06-01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6月1日,第26个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本网特辑了一些老照片,通过回忆和展示共和国建国初期,少年儿童天真欢乐的嬉戏场景,重温曾经的岁月,咀嚼逝去的童年,讲述那永不会变的纯真童年。

 

1949年4月,上海儿童挤在一个小人书摊前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小人书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一些以古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题材的小人书深受读者欢迎。

 

1956年12月,河北省高阳县邢果庄村的小学生们在空地上跳绳。 #p#副标题#e#

 

1964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河卡乡的小学生们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1962年5月,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幼儿园的孩子在做翻花绳游戏。 翻花绳,又叫“解股”“翻绳”、“编花绳”等,分单人和双人两种。#p#副标题#e#

 

1957年冬,沈阳市第一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滚铁环。 滚铁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全国各地。孩子们手捏铁棍或铁丝,推着一个黑铁环向前跑,发出悦耳的声音。

 

1962年1月,吉林省延吉市的孩子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小冰爬犁”来到冰场上滑冰。 爬犁又叫“扒犁”、“扒杆”,民间称冰雪上的车子。 #p#副标题#e#

 

1948年春节,上海儿童在街头抖空竹。 空竹是一种中国传统玩具,用一根两端有把手的绳抖动一个底面圆形、侧面双凹的木质物体转动或抛起。

 

1955年6月,在北京市“少年之家”新建的体育场上小朋友们进行“骑马”赛跑。 #p#副标题#e#

 

1958年11月,广州市郊区三元里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泥工。

 

1964年12月,北京中古友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练顶杆。 顶杠游戏中比赛双方站在中线两端,将杠子两头分别顶在各自的肩部,双手握住杠端,谁先顶过中线,谁就为胜者 #p#副标题#e#

 

1990年1月,黑龙江省的孩子们在打冰尜。 冰尜,亦称“冰陀螺”,流行于北方地区。

 

1988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胜利堂前几个孩子在斗蟋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