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中国铁路50年瞬间撷取原瑞伦 摄 50年来,中国铁路从蒸汽、内燃到电力机车,直至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这组作品记录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动人历程。图为:1971年3月28日,包头开往北京永定门站的141次慢车上,列车员在售卖商品。
2/47每年春运,广州站返程客流急聚增多,铁路职工齐上阵维持站车秩序,缓解旅客拥堵的局面。图为1998年广州站春运旅客上车的情景。 原瑞伦 摄
3/4780年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左)和搭档王金宝在k264次列车上为列车工作人员表演相声。 原瑞伦 摄
4/472009年3月17日,京沪高铁大胜关大桥正在吊装中,铁路建设者们居高临下,面对脚下的滚滚长江水从不恐惧,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大桥建设任务。 原瑞伦 摄
5/47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8时58分,首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过北京居庸关隧道,与古老的长城交相辉映。原瑞伦 摄
6/471995年11月16日,全长2536公里的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图为广东和江西两省交界的和平县百姓在定河特大桥两侧注视着全线铺通接轨的历史瞬间。 原瑞伦 摄
7/47世界大港宁波舟山港李浙东 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宁波舟山港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智能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越来越高,已从一个河埠码头变成了世界大港,现有北仑、穿山、梅山等19个港区,目前集装箱航线超300条。图为:1976年8月12日,甬江口炸山填海,宁波港建设拉开序幕。图为:1976年8月12日,甬江口炸山填海,宁波港建设拉开序幕。
8/471982年6月22日,宁波港笫一座万吨级煤炭码头建成。 李浙东 摄
9/471991年10月22日,当年的集装箱装船,还需人工辅助。李浙东 摄
10/472004年8月2日,宁波港开始重点开拓国际集装箱业务。李浙东 摄
11/472017年5月23日,当时全球最大的巨轮靠泊鼠浪湖港区。李浙东 摄
12/472023年5月10日,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截至当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李浙东 摄
13/47温州往事 萧云集 摄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1993年,温州提出“第二次创业”,率先在全国喊出了“质量立市”的口号。温州民企也由此开始了品质和品牌之旅,如今已成为中国的品牌大市。图为:1983年4月12日,浙江温州苍南县宜山镇的水运码头。
14/471985年2月7日,苍南县灵溪镇,机关青年学习交谊舞。 萧云集 摄
15/471996年8月16日,小巧的菲亚特出租车行驶在温州市区。 萧云集 摄
16/471994年10月20日,苍南县钱库镇,农村妹子也有手机了。 萧云集 摄
17/472000年4月11日,在金温铁路沿线向旅客兜售食物的温州人。 萧云集 摄
18/472021年5月14日,苍南县灵溪镇,温州女子勇于尝试,开启电商直播。 萧云集 摄
19/47生命的礼物——23年见证:坠洞幼女当娘了 陈更生 摄 1995年10月15日,1岁半的女孩李恒随母亲来到河南郑州看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时,不慎跌入工地一个8米深的桩基洞中,被卡在直径不到40厘米的洞体中间。300多人展开立体营救。3个多小时之后,成功将李恒从深洞救出。这组照片记录了此后23年,李恒的人生经历。图为:1995年10月15日,医生抱着李恒紧急送往医院。
20/471999年6月3日,李恒展示珍藏的当年被救照片。 陈更生 摄
21/472005年10月4日,李恒帮助家人干农活。 陈更生 摄
22/472011年7月23日,中州大学组织学生到上海实习,李恒第一次到上海外滩。 陈更生 摄
23/472014年6月7日,李恒参加专升本考试后走出考场。 陈更生 摄
24/472017年12月3日,出嫁时刻,李恒向父母道别。 陈更生 摄
25/472018年3月7日,李恒的儿子出生。看到儿子那一刻,李恒露出幸福的笑容。 陈更生 摄
26/47十八洞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干部和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打响一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十八洞村成为中国脱贫攻坚历程中最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图为:雾漫十八洞 黄沪舟 摄
27/47《返乡创业一家人》04。2018年8月,施俊全家合影。
28/472018年冬,竹子寨村民杨超文把自家老屋修缮一新,开起了“幸福人家”农家乐分店。宋刚明 摄
29/472018年11月2日,修路工人排除道路两边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险情。周立春 摄
30/472019年4月5日,村民在黄桃园里劳作。宋刚明 摄
31/472018年8月13日晚上,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来到龙金娣家了解情况。为了不影响村民白天劳作,工作人员经常在晚间入户调查。居杨 摄
32/472023年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首航之日,周边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站在跑道外 ,观看飞机首飞。王正苹 摄
33/47悬崖村 陈杰 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坐落在海拔626米至1600米土壤肥沃的山坳中,村民进出村,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走过12级218步藤梯,被外界称为“悬崖村”。凉山州和昭觉县先后投资修建了钢梯,并将“悬崖村”山下的勒尔小学建成了在全县硬件和师资力量最好的完全小学。如今,“悬崖村”经过几年的改造,已经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图为:2016年5月14日,在三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山下的勒尔小学出发放学回家。
34/472016年11月19日,当地政府为“悬崖村”架设了钢梯。孩子们攀登最后两段钢梯。陈杰 摄
35/472020年5月13日,搬进昭觉县城的新家后,吉克石里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起舞。当天,她的新床和新衣柜填充了这个房间。陈杰 摄
36/472020年5月16日,俄地有三在昭觉县城的新家里。他说在县城里住的房子好、上学更方便,还有他最爱的篮球场。 陈杰 摄
37/472021年10月12日,昭觉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的幼儿园。陈杰 摄
38/47新三峡人 李风 摄 三峡库区1994年正式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到2010年三峡百万移民工程全部完成。走进高峡平湖,走进三峡人中间,在环境变化的同时,三峡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为:2012年3月8日,湖北秭归郭家坝,刘敏华把老家的桃花树背往新家,老家已淹没在水下。
39/472015年5月5日,湖北夷陵太平溪码头,一对双胞胎女孩回到祖辈搬迁前的家园。 李风 摄
40/472021年10月3日,搬迁到重庆巫山县城的一对新人回巫峡老家结婚。 李风 摄
41/472022年8月10日,湖北宜昌,市民在江边看电影。 李风 摄
42/47从人工繁育到野化放归 何海洋 摄 为了保护大熊猫,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以卧龙为基地的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2012年,四川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以改善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来促进大熊猫种群复壮。2021年7月7日,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目前,科研人员正着力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促进圈养种群间基因交流,使大熊猫种群更加健康、数量稳定增长。图为:2014年11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一只大熊猫望着远方。当年因为汶川地震离开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十多只大熊猫回到了故乡。
43/472022年7月12日,卧龙神树坪基地,科研人员检查大熊猫幼崽身体状况。 何海洋 摄
44/472021年9月16日,卧龙神树坪基地,育幼室里的4对大熊猫双胞胎。 何海洋 摄
45/472011年2月19日,卧龙核桃坪基地,身穿熊猫服的科研人员将半岁的大熊猫“淘淘”放入背篓,转移到野训基地。 何海洋 摄
46/472017年1月11日,雅安碧峰峡基地,2016年新生的8只大熊猫集体亮相。 何海洋 摄
47/472018年12月27日,四川都江堰,圈养大熊猫“琴心”被放归保护区。这是首次在成都野化放归大熊猫。 何海洋 摄